close

 


在看完這幾篇文章我更有感觸了

最近第一波失業潮暫緩

但我們還是不能放鬆

增加一技之長是當前最重要的一件事

我很慶幸五年前接觸到美容事業

想當年我只是玩票性質的學習

希望自已變得更漂亮

這半年才發現五年前開始的玩票

所累積的能力和客戶

讓我在這波不景氣中

仍舊擁有穩定的收入

人真的要有備胎的準備

第二份收入是必要的

或許這波不景氣沒有影響到你

但是你的親朋好友呢?

還是下一波輪到你?

提早準備吧

我經營的美容事業是份容易上手的事業

也是長久的事業

更是低成本低風險的事業

而且只要有臉的都是你的客人

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吧

 

 

 

【鉅亨網查淑妝‧台北綜合報導 】 百業蕭條,許多企業勒緊褲帶過日子,失業率屢創 新高,不過,美容婚紗業的人力需求卻一枝獨秀,反而 比去年同期逆勢成長了 5成,成為打敗不景氣的大贏家 !

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,目前在104人力 銀行上刊登的美容婚紗相關職缺總共近6000筆,此產業 目前人力需求逆勢上揚的原因,可能與年底結婚市場熱 絡,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偏好尋求放鬆紓壓有關,他 建議對美容婚紗業有興趣的求職者,可趁此時多多嘗試 應徵相關職缺。

方光瑋分析,明年將是民間俗稱的「孤鸞年」,許 多老一輩相信「孤鸞年」是不適合結婚的年份,因此新 人們紛紛趕在年底前結婚,婚紗業為因應市場需求增加 人手,同時也帶動了美容、美髮業的人力需求。

目前在104人力銀行上,美容婚紗業招募需求量最 大的職務是擁有相關專業技術的「美容/美髮類人員」 (78.3%),其次是「客戶服務類人員」(9.2%)與「業務 銷售類人員」(7.1%)。而在雇主需求方面,大部份雇 主開出的條件包括:從業熱忱、細心與耐心、有美學概 念、個性活潑積極、喜歡服務人群等特質,其中還有許 多業者都歡迎二度就業婦女應徵。

方光瑋進一步指出,美容婚紗產業分成主要兩大類 型:第一類型是美容美髮相關工作,包括芳療師、美容 顧問、美髮師或美甲師等,若擁有美容相關執照會更容 易被錄取;雖然全球經濟不景氣,美容美髮業者提供的 待遇也沒縮水,依然用高薪吸引好人才!

例如連鎖美容沙龍店「佐登妮絲」刊登的職缺訊息 ,指明保障底薪有2-3萬元,之後有機會月領3-10萬元 ,希望想自我挑戰的美容師加入。

另外,也有業者看準M型化消費的金字塔頂端族群 ,用工作地點在「貴婦最愛的大安區」、「商機無限的 信義區」,強調「客源財源充裕,讓美容師有源源不絕 的業績」來吸引美容師一起搶「貴婦商機」!

方光瑋表示,美容婚紗產業的第二類型婚紗相關工 作,除了近年來挺熱門的「婚禮企劃」與「新娘秘書」 以外,還有其他因婚禮商機而生的職缺,如「婚禮主持 人」、「婚禮顧問」、「婚紗攝影師」、「整體造型師 」、「新娘禮服修改師」與「喜帖設計師」。像現在中 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就正徵求具備 3年以上婚禮主持 經歷的兼職講師,教導學員如何主持婚禮。

方光瑋補充,單就婚禮這件人生大事應運而生的相 關職缺就形形色色,且各自都有專門的特長,因此他建 議想進入美容婚紗業的求職者,可再多多了解各職務的 需求,結合興趣與工作,就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。

對美容婚紗業來說,這一行雇主相當重視員工的「 專業技術」、「服務熱忱」與「求新求變、自我挑戰的 精神」,尤其相關專業人員在業界的「口碑」非常重要 ,因此如何讓客戶留下好印象,並使客戶滿意服務,進 而帶進更多新客人,是業界相當重視的一環。

此外,他同時指出,雖然這一行一開始的起薪並不 高,上班時間也不大固定,不過多數的業主都設有分紅 制度,以獎金來鼓勵員工拉抬業績;而且一旦相關從業 人員在業界奠定了好口碑,或創出自己的名號,就有機 會享受名利雙收的成果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東部就博會將登場 60廠商提供多樣職缺~(美容顧問職缺多)

 
中央社 更新日期:2009/04/07 18:56

(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7日電) 2009東部地區就業及人力加值博覽會將於11日在花蓮縣立體育館舉行,花蓮就業服務站長杜家聲表示,這次將有60家績優廠商和各部會提供就業機會,希望能提高媒合成功率。

杜家聲指出,即將登場的東部地區就業博覽會提供公私部門大量工作機會,現場設有徵才專區、職訓資源專區、創業展示區、人力加值區、職業生涯諮詢專區等,讓求職者依據需求在各專區獲得需要的資訊和服務。

根據花蓮就業服務站統計,花蓮地區新登記求職人數持續增加,其中大專學歷的求職人數成長迅速,而高職學歷則是求職人數最多的族群,有許多求職民眾在外縣市失業後返鄉找工作,這種現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增加。

杜家聲表示,這次東部就業博覽會總計設置 100多個攤位,邀集60家績優廠商提供各式工作機會,職缺包括行政助理、美容顧問、企畫美工、機器維修員、生活輔導員、照顧服務員、飯店房務員、門市銷售員等,工作機會和選擇性都相當多,預期應該可以提高媒合成功率。

至於各部會提供的工作機會,至今還無法確定職缺人數,除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和岸巡單位確定提供志願役士官兵、軍官職缺外,花蓮就業服務站指出,各單位現正努力協調釋出職缺。980407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職場達人臧聲遠:小心第二波失業潮 2009職場五大趨勢全盤解析

 
遠見雜誌 更新日期:2009-04-06 記者:撰文=臧聲遠

 

 

「台灣第二波失業潮即將來臨,」說這話的是台灣職場達人、《就業情報》總監臧聲遠。他分析,從去年10月開始,台灣引爆第一波失業潮,直到2月初才出現緩和跡象,但不可忽視的是,未來兩、三個月內,即將畢業與退伍的社會新鮮人,總計約有30萬人將投入職場,失業率恐怕會再攀升。

去年的新鮮人,仍有約15萬人仍在待業,加上政府短期上工陸續到期的勞工,同樣都會是第二波失業潮中的組成份子。

雖從2月以來,無薪假狀況略微喘息,但企業正式徵才的意願還是非常低,由於訂單能見度不高,加上經濟情勢不明朗,使得受雇市場明顯沒有春燕飛來。

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長期缺工、必須仰賴外勞的「3K」產業,也就是所謂辛苦、骯髒、危險的行業,最近也出現台灣勞工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,跟外勞搶飯碗的狀況。

到底2009年,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職場趨勢?《遠見》專訪就業情報總監臧聲遠,分析出五大職場新興方向,以下是專訪精華:

趨勢1 派遣成為就業主流

台灣的就業市場,一直是「低彈性、高失業」,但正走向「高彈性、低失業」中。要高彈性,就必須聘僱大量派遣人力。

台灣目前派遣人力約為整體就業人力的7%,但在日本與韓國,「非典型」的就業人力都已經達到1∕3的高比率。在歐洲部分國家,像是西班牙,派遣人力甚至超過五成。

所謂非典型就業,是指派遣與兼差的工作人。在日本,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中,女性有51%屬於非典型人力,男性則有44%,比例非常高。

不過台灣跟日韓最大的差別,就是沒有正式的派遣法規,來正視這一塊人力資源市場。目前派潛在台灣,仍屬於有點灰色地帶,如果未來兩、三年,法規鬆綁,台灣將走上日韓道路,派遣市場會大爆發成長。

如果沒有法規沒有進展的話,在經濟復甦緩慢的前提下,也可以看到派遣人力成為企業用人的主力來源。因為訂單不穩定、景氣太難捉摸,企業唯恐現在對外宣稱要招募500人,但不久後可能景氣反轉,也許反而要裁500人,因而寧可雇用短期人力,包括建教生、時薪工與派遣人員,這也造成「裁員先裁派遣,增員也先增派遣」的現象。

而且派遣人力的合約,也將在景氣差的前提下,由過去的一派一年到兩年,變成一季、兩季,未來日薪制、時薪制的派遣員工,預計也會愈來愈多。

目前台灣約有23至25萬名兼差人力,平均月薪約為1萬4000元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對於非典型員工來說,很難規劃長期人生,因為不知道明天的飯碗在哪裡,這是他們心裡必須要調適的。

趨勢2 中國內需相關工作火紅

台灣的就業環境,好消息真的很少。目前銀行不但全面緊縮企業放款,而且針對DRAM、面板、封測、券商、投信投顧、汽車業的員工申請貸款時,也都大踩煞車,因為銀行預期這六個產業將爆發裁員潮。

另外,像是銀行針對SPA健身、婚禮婚紗、汽車美容、建設公司、小型旅行社、舞蹈社、補習班、投顧公司等行業,也都停止受理信用卡消費,主要因為擔心業者倒閉收不回帳款,他們都是高危險的裁員地雷區。

中國的好消息就比較多了,以服務業來說,就是塊大餅!我們看到包括食品、餐飲連鎖醫療健檢、3C通路等連鎖賣場,都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

我想台灣的年輕人,若先在台灣取得服務業經驗,再到大陸內需市場開拓,將來會有很大的機會。
現在台灣的服務業徵才,包括量販店、便利商店等,受到景氣衝擊較少,也是吸納失業人數的地方。將來更有機會從台灣內需,轉為中國內需

之前台灣的高普考,就考慮加考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」科目,成為朝野角力的工具,但可以想見的是,包括中國開放台灣人考律師,以及台灣未來很多企業,都有「中國化」背景的前提下,與中國相關的工作,只會增加不會減少。

舉例來說,台灣年輕人以前在金融業的第一志願,都是花旗銀行,但在未來,有沒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四大銀行?因為在政策開放後,台灣的銀行可能會被大陸銀行購併,改掛大陸招牌。

另外,在兩岸氣氛和緩前提下,台灣重返國際組織,可能也會需要相關的人力。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,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大陸的瞭解非常薄弱,視野要再更上一層樓。

趨勢3 新型態工作出現

我想目前LED、醫療電子、太陽能等未來熱門產業,雖然徵才量不多,短期內很難彌補雙D產業可能出現的釋出人力,但長期來看是有潛力的。

我到交大去,學生們前兩年都在談車用電子,現在都在談醫療電子了,可以感覺在鴻海、廣達、微星等公司帶動下,將來是有前景的。

另外因應這一波的失業潮,新型態的工作也會出現,例如生涯諮商、職業輔導、在職訓練的老師與顧問,會成長地很快,甚至是算命的,也會大排常龍。

美國最近有一個行業很紅,就是企業裁員後,需要請諮商師,輔導被裁的員工,讓這些諮商師都忙不過來了。尤其大家都知道,失業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,自殺率就會上升一成,這心理問題不能忽視。

至於成人進修、在職進修的老師,不僅各地就業服務站有提供課程,勞委會最近也增加很多選擇。在政府訓練資源有限前提下,很多課程都會外包出來給民間單位,我想這會如雨後春筍般、需要大量師資。

趨勢4 小心微型創業倒閉潮

台灣興起一股微型創業潮,好像大家找不到工作了,只好去創業。但是分析目前創業的種類主要在:低門檻、易複製、純內需、滿足以吃為主的原始需求。

大部分人創業的質量都很低,本身創業的條件也不好,像包水餃、炸雞排,大家都會做。

從2000年以來,政府為了消化中年失業人數,開始提倡創業,我們一直以來看到媒體上的報導,也一路美化創業。但以加盟創業來說,2001年的100個主要加盟品牌,現在來看,存活的不到40個,這些消失品牌的加盟主,很多都因此而破產,老本賠光光。

加盟創業淘汰速度非常快,生命周期很短,就跟蛋塔一樣,紅一下之後消費者就失去新鮮感。

以政府統計的中小企業倒閉的數字來看,去年5月一個月約倒閉3000家,到了年底,一個月倒閉數目衝上8000家,可以看出自己做生意,不完全是好出路。

至於微型創業中的大宗,則是網路創業,很多網路商店一個月也只賺2000到3000塊,成功比率很低。

現在微型與加盟創業的主力,也慢慢從中年轉移到青年,但大家要注意一波新的倒閉潮也在成形。

趨勢5 學歷再貶值

我最近聽到台大電機系的畢業生,到信義房屋應徵仲介,還有國立大學的生命科學碩士,願意委身當小作業員,讓人非常震驚。

不少國立大學最近舉辦就業博覽會,招攬企業到校設攤位。成功大學招徠的企業,願意參展的數目是去年的一半,開出的職缺更是去年的20%;中央大學去年打了200通電話,找來120家公司,但今年打了600通電話,只找來50家。

我們都可以看到,名校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,出現心理障礙的人,為數不少。理工科系的人,進不了科技公司,企管系畢業的,進不了銀行。不少名校學生只好往服務業流動,但是這些服務業層次低、技術門檻不高、國際化程度也不夠。

所以鍍金學歷反倒成了包袱,就算這些學生願意放下身段,從掃廁所開始,企業也不願意要他們。很清楚的一點是,好學校確實沒有辦法再保護他們的學生了,畢業證書也不值錢了。

至於後段班的學校,企管系學生連英文大小寫都分不清,何況要讀原文書,理工科系的連中學數學都不好,何況要念微積分。所以這些學生跟學校關係都很差,反而把打工當成「正職」! 因為他們在泡沫紅茶店工作學到的東西,可能比學校還多,加上學費貴,所以我預期一波「主動棄學」潮,將會出現。不是繳不起學費棄學,而是覺得上學不如去工作來的實際。(楊方儒整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ty 的頭像
    katy

    KATY'S BEAUTY人妻幸福養成企畫

    ka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